学科组长:董俊德 研究员
本组概况
学科组聚焦微生物海洋学及其资源利用,共有研究员2名、助理研究员4名、博士后1名、研究生6名。团队长期系统监测、研究了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生源要素的源与汇综合预算,利用生物固氮等功能微生物与珊瑚、红树、海草的相互作用、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技术,基于生物炭基质改良和固氮、固碳等功能微生物有效利用,提升红树林、海草床碳汇能力和效率,应用于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和综合生态效应示范,完成特定海区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和保育。
研究方向
南海热带海湾、岛礁和滨海湿地的典型生态系统中海洋生物固氮等功能微生物与珊瑚、红树、海草、大型海藻的相互作用、分子生态学研究;海洋碳、氮生源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碳、氮的“源与汇”综合平衡预算,以及海洋蓝碳的碳汇碳通量、碳储量的监测、研究,蓝碳增汇和负碳技术研发;热带海洋微(型)生物资源多样性和功能微生物的有效利用技术研究;热带岛礁及邻近海域海洋生态系统、珊瑚礁、海草床、红树林生态恢复、修复技术和机制研究;特色生物资源扩繁技术研发及技术集成研究。
科研进展
从微生物群落恢复及生源要素循环功能恢复的角度,提出红树林生态修复效果评价应重视功能微生物评价的新观点,建立网络分析和培养实验结合定向分离关键固氮菌的新模式;首次在珊瑚礁生态系统中发现氮代谢通路-厌氧氨氧化;阐明了珊瑚礁生态系统中海草根际氨氧化微生物的生物地理分布特征;首次应用微宇宙实验方法对多环芳烃菲富集的红树林沉积物微生物群落对不同环数(四环和五环)多环芳烃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研究不同环数的多环芳烃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具有显著影响,而相同环数的苯并a芘和苯并[a]荧蒽对微生物群落无显著影响;从珊瑚、海草和红树林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分离获得高效功能菌如固氮、溶磷和多环芳烃降解菌等950余株,经过优化组合和规模发酵等工艺获得菌剂,且生态效应试验较好,能够有效促进海草植株等生长和珊瑚幼虫的附着和生长等。
课题组成员
研究员:凌娟
助理研究员:杨清松、周卫国、张颖、黄小芳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