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传播

团结协作 创新攻坚--记中科院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发布时间:2010-07-08 作者:LMB

    中科院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简称LMB )   2007年初成立,是我所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研究领域获广东省投入支持,成立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以来在平台建设上的又一突破。重点实验室根据南海海洋所的发展方向和中科院的总体学科布局,结合国家海洋科技发展战略需求与国际海洋科学发展趋势,确立了以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养殖生物技术和海洋药物为主要研究方向。现已基本形成学科特色,是南海海洋所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和完成了一批国家及地方的重点科研任务,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成果,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实验室现有主要科研人员固定岗位37人,创新研究员19名、副研究员15人,客座流动专家12人;已形成了3个以中青年为主体,学术思想活跃,富有团队精神、攻坚能力、创新能力和前瞻意识的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科研团队。实验室广泛开展了国际国内合作交流,执行多项国际科技(地区)合作项目,多次主办国际及地区学术会议,踊跃参加国际或地区学术研讨会,在国际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论文。未来的目标是进一步加强对该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把重点实验室建设成为海洋生物学科建设、凝聚高级创新人才、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 

 

    海洋是人类食物、医药和绿色环保产品的重要资源库,以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和保护为标志的“蓝色革命”正在全球兴起,世界沿海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把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列为国家发展战略,加大投入,促进高新技术的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广泛分布在我国各大海域,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资源,了解其变化规律和可持续发展机制需要我们开展深入的研究。海洋生物产业则是当代发展迅速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因此,建立中科院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南海是我国面积最大、具有典型热带特色、海洋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最高、生物资源开发潜力最大的海区,我国海洋产业产值主要来自于南海。2003年仅广东省海洋产业总产值就达2250亿,占全国海洋产业产值的48%,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位。我院2001年就作出建设南方海洋科技创新基地的部署,并得到广东省、广州市的高度重视,提出共建该基地,先后得到广东省的支持和资金投入,建设了“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几年来的努力,我所在海洋生态、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资源、海水养殖、海洋药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和应用开发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批具有创新性成果。为进一步整合力量、突出重点、协同攻关,在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我们瞄准国际海洋生物学科前沿领域,成立“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该重点实验室以海洋生物资源学、海水养殖生物技术和海洋生物活性物质高值利用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致力于我国近海及邻近大洋海域生态系统结构、海洋生物多样性、生物生长机制与生物资源动态变化规律研究和理论突破,提出适合我国气候条件和环境特点的近海生物资源最佳利用模式;运用现代海洋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发展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热带海洋生物种苗选育、病害控制和健康养殖工程理论和技术,构建海洋生物人工养殖和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运用生物化学理论和技术,发现和优化具有防治人类重大疾病的先导化合物,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生物绿色功能产品和创新药物。从而为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与高效利用、海洋生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国家安全、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对海洋科技的重大需求,做出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贡献。 

目前取得成果 

    近3年来,本实验室承担国家863、973、908、国际合作、国家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和国家企业创新基金等重要科研项目90多项;在海洋生物资源生产机制、健康养殖技术与创新药物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显著特色的重要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项,其中省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项;获其他奖励8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0项,其中授权19项,公开4项,新申请27项;发表论文近240篇,其中SCI收录124篇;专著14本。 

    围绕“热带亚热带海域生态过程与生物机制”,在热带亚热带河口海湾浮游生态动力学、珊瑚礁、海草场等特色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混合污染物的生物学效应定量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例如,提出的珠江口沿岸季风-营养盐-浮游植物生物量的耦合模式,已被香港特区政府制定香港民用污水处理时作为重要科学依据,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UNEP/GEF的支持下,摸清了华南沿岸海草种类、分布与其环境状况,并进行了海草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我们推荐的广西合浦示范区在东南亚7个国家推出12示范区激烈竞争中被联合国选定为南中国海和泰国湾范围内的三个UNEP/GEF海草示范区之一。提出珊瑚礁海域生态系统高效营养生态泵的概念,在我所黄良民研究员和台湾学者邵广昭教授共同倡议下,2004年以来我所已经顺利主/合办了两届海峡两岸珊瑚礁生物学研讨会,得到了台湾、香港海洋界和国外学者的高度赞誉。 

    重要海水养殖动物种苗与健康养殖技术研究,是围绕滨对虾、珍珠贝、军曹鱼、石斑鱼和平鲷等热带海洋生物的全人工繁育和健康养殖模式等内容展开,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例如通过揭示凡纳滨对虾和细角滨对虾的发育规律,创建了对虾全人工繁育、集约化防病养殖和病害快速检测系列技术,使我国对虾养殖实现了从低产粗放式养殖模式到高产稳产的集约化防病养殖模式的跨越。对虾养殖业迅速复苏并迅猛发展,产量突破30万大吨,再次居世界首位,每年创造社会经济效益200亿元以上,出口创汇约10亿美元,促进了沿海经济的发展。在珍珠贝的养殖研究中,首次获得合浦珠母贝的三倍体和四倍体,为珍珠贝的遗传改良建立了良好基础。 

    热带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与资源高值利用技术是本实验室的特色工作。三年来,提取鉴定了900多个热带海洋生物化合物,发现了约90个新的海洋生物化合物,筛选出了近20个具有抗肿瘤、抗老年痴呆、抗菌等生物活性的新化合物,研制了国家药准号新药“海珠口服液”“蛇珠口服液”,申报临床试验新药1项,基本完成临床前研究新药2项,获得具有补肾强壮功能的“海能冲剂”和具有镇静催眠功能的“舒尔酣美眠口服液”等国家级保健食品批文4个,“海龙涎”、“海水螺旋藻片”等功能食品和化工产品批文10多个;获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和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1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团结协作、进取不息的优秀团队 

    近年来,本实验室按照中国科学院新时期的“两个面向,两个加强,一个高峰,三个贡献”的办院方针,在凝练科学目标的基础上,加强了研究队伍的建设,包括组建中科院创新海外知名学者团队等措施,充实和壮大了研究队伍,建成了一支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队伍。 

    优秀的团队离不开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室主任黄良民副所长,曾主持或承担国家重大专项、973、攻关、国家基金、国际合作、中科院创新、省专项的国内研究课题30多项。发表论文130多篇,其中国际SCI论文20多篇,主编出版研究专集1本,完成主编专著2本(出版中),参与执笔发表专著(含国外专家主编的英文专著)和科学丛书8本。获国家、中科院、省市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奖9项。1993年起获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1获广东省“丁颍科技奖”,2005年获中科院院与省市企业合作先进个人二等奖。为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JGOFS/LOICZ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学会和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士,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理士长,广东水产学会副理士长,《热带海洋学报》副主编和《海洋学报》、《生物多样性》等编委。室副主任张偲副所长,曾负责国家、省部级课题26项,获省科技进步特等奖(第一完成人)等科技进步奖8项,发表核心刊物论文90多篇,其中国际SCI收录论文近40篇;完成专著4册,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获授权6项;获省部级个人荣誉奖4项。曾完成2个国家药准号海洋新药的研制,同时完成了1个国家二类新药临床前的研究,发现了约90个新的生物活性先导化合物。室副主任胡超群博士,目前已主持与参与国家863、973课题、省部级重大项目等20多项;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SCI和EI收录10篇;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以及中科院与省市企业合作个人一等奖,2004年获广东省第七界丁颍科技奖,2005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创建了对虾集约化防病养殖新模式和技术体系与华南沿海海参集约化养殖技术等。 

    实验室丰硕成果的背后,总是有一个团结向上、协力攻坚的队伍。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现有主要科研人员固定岗位37人,创新研究员19名、副研究员15人,组建了院“热带海洋生态过程”创新团队。客座流动专家12人。基本完成了人才队伍的第一阶段建设,已形成了3个以中青年为主体,学术思想活跃,富有团队精神、攻坚能力、创新能力和前瞻意识的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科研团队。实验室还拥有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海洋生物学、环境科学博士学位授予点,海洋生物学、水产养殖学和环境科学等硕士学位授予点,已出站博士后2名,已毕业博士38名,硕士50名,目前在读研究生96人。曾有学生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中科院地奥奖学金等,形成了良好的人才梯队。 

    实验室还注重广泛开展国际国内合作交流,执行多项国际科技(地区)合作项目,多次主办国际及地区学术会议,踊跃参加国际或地区学术研讨会,在国际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的研究论文。与香港和美国等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通过项目合作、人才联合培养、学术交流等对外开放和合作交流,在扩大实验室影响力的同时也给实验室带来了一种力争上游、进取不息的学术氛围!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