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0日至12日,应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LMB)高贝乐研究员邀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逯光文研究员,武汉大学药学院陈实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沈锡辉教授来到南海海洋所进行学术交流并做学术报告,南海海洋研究所张长生研究员,刘永宏研究员,张黎研究员以及LMB青年科研骨干、研究生等4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逯光文作“Virusn Entry and Pathogenesis”的学术报告。介绍了在中东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MERS-CoV)和疱疹病毒Ⅰ型(HSV-1)等方面的工作,通过解析病原蛋白与宿主互作分子的复合物结构,并进一步利用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方法验证结合模式,揭示病原侵入和致病机制。
陈实教授作“细菌免疫防御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学术报告。陈实教授介绍了DNA的硫修饰在细菌免疫防御系统中的作用机制。基因组磷硫酰化修饰,是由dndABCDE组成的基因簇负责完成的,是目前发现唯一存在于DNA骨架上的特异性生理修饰。该限制-修饰系统能够对没有修饰的外源DNA进行识别并切割,因此对细菌抵御外来入侵、维持自身遗传稳定性至关重要。此外DNA碱基甲基化修饰和DNA骨架的磷硫酰化修饰之间可以相互协作对基因组上相同的靶点进行特异性修饰。
沈锡辉教授作“细菌六型分泌系统与离子转运”的学术报告,系统地介绍了细菌六型分泌系统转运Fe2+、Mn2+和Zn2+的功能机制。六型分泌系统可以分泌相应的离子螯合蛋白来实现对离子的转运。沈教授介绍了一类离子结合型T6SS效应蛋白在离子转运和细菌抗环境胁迫及宿主营养免疫中的作用机制。报告结束,与会的老师同学与三位老师进行了深入探讨。
逯光文,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2011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任副研究员。2015年4月起作为引进人才,全职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研究员,主要从事重要囊膜病毒的受体识别和致病机制研究。通过解析病原蛋白与宿主互作分子的复合物结构,并进一步利用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方法验证结合模式,揭示病原侵入和致病机制,为寻找抗病毒抑制剂分子提供基础。目前已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33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第一和共通讯)在Nature,Nature Structural Molecular Biology,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杂志发表论文13篇,参与译校《病毒学原理》(第三版)书籍1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安全专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基金项目1项。担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曾获得中科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中科院卓越青年科学家奖,首届梅里埃优秀青年科学家奖,“大挑战2015青年科学家”称号等,并多次受邀在国际和国内病毒学会议中作大会或分会报告。
陈实,武汉大学药学院,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生物技术本硕连读班。2004年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2001-2002年赴韩国高等科技学院进行合作交流。2005-2007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07-2011年在哈佛大学开展研究工作。2011年回到武汉大学任教。任Microbiological Research和BMC System s Biology的副主编,任Scientific Reports和Frontiers in Toxicogenomics编委。以通讯作者或共通讯作者在PNAS(2篇),Nature Communications,Nucleic Acids Research,Medicinal Research Reviews, Trends in Cell Biology, Protein& Cell等发表论文。2004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明治乳业生命科学奖。2007年获评《环球科学》年度全球十大科学新闻,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4、2007、2008年三次获得新加坡陈嘉庚基金会陈嘉庚青少年发明奖(上海)。2013年获聘湖北省特聘专家并入选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工程。
沈锡辉,1994年本科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系遗传育种专业,1997年获西北农业大学基础科学系生物化学专业硕士学位,2005年在中科院微生物所获微生物学博士学位,2005-2008年为美国普度大学生物科学系博士后,2008-2010年任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2010年起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与生物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与环境微生物学研究,近年来以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在Nat. Commun.、PNAS、PLoS Pathog.、mBio、Envrion. Microbiol.等发表SCI论文40余篇,曾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国家重大专项,973,86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研究。沈锡辉教授在细菌VI型分泌系统的功能研究及效应蛋白鉴定、细菌生物膜形成及运动性调控、芳香化合物降解、植物内生菌促生抗旱功能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包括 1)首次发现细菌VI型分泌系统的离子转运功能,率先报道了一类离子结合型T6SS效应蛋白在离子转运和细菌抗环境胁迫及宿主营养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2)以谷氨酸棒杆菌为模型系统揭示了分枝硫醇在细菌抗多重环境胁迫中的多样化作用机制;3)发现细菌鞭毛三型分泌系统伴侣蛋白FliS通过与FlgM相互作用而抑制其分泌,进而影响细菌鞭毛系统基因表达调控,从而揭示了鞭毛系统基因表达的关闭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