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凡纳滨对虾良种选育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获得2013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发布时间:2013-12-15 作者:LMB

    由中科院南海海洋所(第一完成单位)等单位、胡超群研究员(第一完成人)等人完成的“凡纳滨对虾良种选育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成果作为2012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拟奖项目于2012年12月6日予以公示,2013年正式获奖。 

    凡纳滨对虾(俗称南美白对虾)是世界和我国第一大养殖对虾种类,在满足人们优质蛋白食品需求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凡纳滨对虾养殖是我国海水和淡水养殖的支柱性产业,年种苗需求量达5000多亿尾。由于该虾原产于南美洲,我国引进和自行培育的均是人工繁育的养殖群体,易产生遗传衰退,因此突破良种选育关键技术,选育优良新品种,是关系到我国凡纳滨对虾养殖成败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该成果是我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胡超群研究员带领的学科组在国家863计划子课题、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以及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资助下与企业合作取得的。该项目在国内率先提出并开展了凡纳滨对虾良种选育,创建了家系配套杂交育种和制种关键技术;发现并利用了凡纳滨对虾可遗传的淡水耐受性状;研发了虾用标签和虾标记方法;发掘出与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QTL位点和关键功能基因Na+/K+-ATPase及Ca2+-ATPase;选育出凡纳滨对虾“中科1号”优良新品种。同时,创建了凡纳滨对虾病毒和弧菌病原的快速检测新技术及试剂盒、亲本培育的水质与营养调控等关键技术,解决了病害和营养因子影响性状正常表达的关键技术难题。项目获得国家水产新品种权1项;授权发明专利16项;发表论文63篇,其中被SCI、EI收录25篇。2009-2011年期间成果直接应用新增产值69.6亿元,新增利税5.4亿元,节支2.2亿元,实现社会效益270亿元。成果解决了凡纳滨对虾良种选育及产业化应用的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大幅提升了行业科技水平,促进了对虾种业及人工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