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学科组 是一个拥有10名固定人员和近20名研究生的年轻创新团队。主要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以自然生态为基础,与实验生态相结合,从宏观到微观,逐步开展沿岸、河口、海湾及外海生态系统研究。近期开展的研究有:一是华南近海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研究,长期进行了珠江口、大亚湾、三亚湾海洋生物资源、生物生产力和营养结构、生态容量,以及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趋势等研究;二是南海典型生态区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环境的研究,进行传统分类的同时,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开展南海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三是珊瑚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碳收支及调控机制,开展CO2升高对珊瑚生长的影响以及珊瑚礁生态系统中微食物环和碳、氮循环等研究。课题组先后主持承担国家重大专项、“973”、“863”和908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创新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重大专项、国际和地区合作项目等。自2003年以来发表论文150多篇,其中SCI收录40多篇。课题组成员曾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科院广州分院优秀导师奖、广东省丁颖科技奖、中科院院长奖、地奥奖和研究生院优秀研究生奖等多项荣誉和成果奖。
海洋生态学是一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自1859年海洋生态学的第一部著作《欧洲海的自然史》出版以来,海洋生态学经过了一个半世纪的发展。近半个世纪以来,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水文学等学科的不但推陈出新,快速推动了海洋生态学科的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新技术不断的应用,科学研究的新方向、新热点不断涌现。如何应对这种新形式拓展南海生态学研究成为海洋生态学面临的首要问题。由此问题衍生的两个问题急需解决:如何定位,如何发展?
针对这两个问题,黄良民研究员及其海洋生态学科组成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讨论,提出两个针对性的解决方案:1.保留传统有特色的学科,结合新技术有重点的开拓有南海特色的研究方向。2.加强与国际知名学者合作,提高学术水准。
一、开拓新的研究方向
南海及华南沿海有着各种类型的生态区域如河口、海湾、大陆架、深海等和典型的有特色的生态系统如珊瑚礁生态系统、海草生态系统和红树林生态系统。研究这些区域中的水域生产力、浮游生物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是学科组的传统优势学科方向,这种学科上的优势是深入开拓其他研究的基础,因此,保持这些传统学科的优势显的尤为重要。基于学科基础和地域条件,黄良民研究员提出开展南海特色的研究方向:1.结合传统的方法和现代的技术,从生物粒径谱的角度出发,开展不同粒级生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和分子生态学机制的研究;并探讨它们在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传递和输送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2.深入南海不同生态区和典型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过程和调控机制研究。80年代黄良民研究员率先发现南海热带海域次表层存在初级生产最大值并揭示其成因和调控机制,创建了海洋叶绿素垂向分布模式和现场荧光测量经验共识,提出并验证了“珊瑚礁高效营养生态泵”概念。近几年学科组在珠江口、大亚湾和三亚湾海域加大调查力度,深入地揭示南海生物生产过程和调控机制;3. 结合全球变暖和近海海洋环境变化的趋势,开展区域典型物种的响应机制研究,探讨热带海域生物生理机制,提出维护热带海洋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应对策略。
二、多途径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海洋生态学科组就十分重视与境外合作和交流,如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进行珠江口生物资源研究、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开展PREPP项目的研究。2002年香港科技大学的王文雄教授和黄良民研究员合作,共同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港澳合作项目 “珠江河口海洋浮游动物对碳和痕量金属的摄食、消化与吸收”。2002和2006年黄良民研究员先后两次率实验室成员访问佛罗里达理工学院海洋系林俊达教授实验室,并深入开展合作研究。2008年美国康州大学林森杰教授和黄良民研究员合作,共同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海外青年合作项目 “南中国海甲藻生物多样性和现场基因表达的研究”。
2007年,在已有合作研究的基础上,黄良民研究员和香港科技大学钱培元牵头,联合国内外其他知名学者林俊达、王文雄、林森杰、蔡卫君、李向东等,整合并发挥他们在各自专业上优势,共同提出以南海为研究中心的“热带海洋生态过程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创新团队计划引进六位常年活跃在国际海洋生态与环境领域前沿的海外知名学者,与我所现有该领域的学术骨干组成一支创新团队,开展热带海洋生态过程研究。团队的运行为我所的科技工作者和海外专家的合作和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得我所与国际学者合作和交流的越为紧密、频繁、常态化,同时也带动了海洋生态学科组的发展。
创新团队的运行,既凝聚了一批科学家,发挥各自专业优势,促进了学科交叉、渗透,也培养了一批青年科技人才,成为培养和促进领衔式科技人才成长的手段,同时也为包括本学科在内的各学科吸引高素质研究生和年轻人才提供了有利条件。
同时还通过举办国际会议来促进交流,如2006年成功举办“海峡两岸珊瑚礁会议”、2008年成功举办“全球华人虾蟹大会”。
三、整合和升华研究成果
海洋生态学科从1986年开始,在国家、中科院、广东省和国际上各类基金项目的资助下,对南海生物和生态方面进行了20多年的研究。在之前良好的国际合作基础上,联合香港科技大学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整合和升华—“南海区域海洋生物种群多样性与生产机制”获得2008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该项目历经20年,系统开展了海洋生物种群多样性、生产过程与调控机制等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包括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创建了二组新模式、获得三点新认知。通过室内培养与野外观测,研究了珊瑚礁生产力、物质循环和生物多样性特征,探索了陆源污染输入、上升流与营养再生对珊瑚礁系统的影响机理,提出全球变暖有益于珊瑚礁分布北缘造礁石珊瑚生长发育的理论;阐释了营养再生与珊瑚礁高生产力关系,从而提出珊瑚礁高效营养生态泵新概念。创建了粘液高效采集方法,获2项国家发明专利。可从珊瑚粘液中高效、快速提取有效物质,为研究珊瑚礁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及其资源利用提供新的技术方法。率先发现热带海域次表层高生产力,揭示其成因(水动力、化学、生物因素),提出次表微型生物聚集假设,并得到验证;阐释了各类海区浮游生物多样性和不同功能群生产结构与生产贡献,以及环境调控机制。为准确评估海洋生物资源和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指导。
该项成果丰富了海洋生态学理论,推动了相关学科发展,为实施近海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有效履行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维护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提供了决策依据。研究成果展现了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与生产机制研究新进展,培养了一批年青人才,组建了一支国际合作伙伴计划创新团队。发表论文248篇,SCI收录93篇,共被引用2120次,他引1481次,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短暂的几年,学科组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各类科研课题20余项,包括国家和广东省908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中国科学院创新和广东省重大专项等。生态学科组现拥有10名固定人员和近20名研究生的大团队,全体人员追求共同的目标,脚踏实地,协力创新,开拓进取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科研成果。自2003年以来发表论文150多篇,其中SCI收录40多篇,完成专著2本,为海洋生态科学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学科组不断壮大,年轻的科技人员茁壮成长。海洋生态学科组在迎接新挑战中赢得的新的发展机遇,期望着能为我国的海洋生态学研究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附件下载: